中国循环杂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七误区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消除误区,才能更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1.过分倚重药物,忽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在很大程度上,动脉粥样硬化是生活方式病,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最核心的策略,所有药物治疗都应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2.他汀类药物的获益主要来自调脂 临床上处方他汀主要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他汀类药物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3.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但调脂等更重要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而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并存,通常被定义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状况。 因此,除了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是使用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 4.过分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他汀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临床获益远高于不良反应风险。 他汀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罕见,发生率为1/10(万人·年);在部分患者中,他汀可导致转氨酶水平轻度增高,这并非肝毒性表现,他汀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的病例极其罕见,发生率低于1/(万人·年)。 他汀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但危险性很小。与之相比,他汀的益处远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5.调脂强调达标,但并非要使用大剂量他汀 对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70mg/dl)以下,中国人不一定使用很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就能达标。 6.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核心作用认识不足 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的人群中,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不会导致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当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足以启动动脉粥样硬化时,上述危险因素则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最核心策略应该为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终身维持。 7.吸烟促进动粥样硬化,但常被忽视 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疾病必须强调戒烟或杜绝烟草使用。戒烟应该是健康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部分。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29:-60.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lua.com/xedhl/4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 下一篇文章: 健康合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