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

二〇〇六年为沙弥开示系列之二

08

二〇〇六年二月初五

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沙弥戒堂

大悲寺内诸沙弥

●不快源于内借境起嗔恨

——谁都不能引起你的嗔恨,是你心中早有个嗔恨种子在那搁着呢,借境而起就是了。

我们下面讲第二个问题:怨恨别人令自己不快。

怨恨哪,这是心里不平。为什么他不平呢?因为有了别人。为什么有了别人呢?因为有了自己。有了自己就有了自私,自私和自己是一个东西。所以说,有了自己的时候,他就会变得自私,有了自私就有了怨和恨。

为什么他有了自己?因为他通过六根对六尘的观察,发觉“这个身体就是我,我的脑子想的是我,我眼睛看的是我,我能观察东西;而所谓的外面,那是别人,是外境。”由于他的外境的出现,“我”的坚固,所以产生了识。识需要六根不断地吸收六尘,六尘不断地吸收,六根不断地活跃,最后六识得到了满足,“我”也就越来越膨胀壮大,壮大得天都容不下了。这时候就谁也不能容下了,只能容下自己。

但是呢,事实上还有别人存在,怎么办?只要是别人碰一下子,不管什么理由,都会令自己产生不快。包括修行也是这样,别人说的话会令自己不快,别人咳嗽一声也会令自己不快,甚至走道的脚步声也令自己不快。就一个问题能令自己愉快,干活的时候大家都干,不用我,他感觉这个挺痛快。除此之外,什么吃饭哪,最好的好东西归我吃。要是没吃到,他就产生了怨恨。怨恨哪,是由于我们的“我”字不断地膨胀所产生。这个“我”的膨胀就是我们吸收了这个六尘,于是就产生了想法:太阳是太阳,月亮是月亮,空间是空间,我的身体是我……

大家说一说,这种想法正不正确?谁回答?你说。

一沙弥:不正确,因为修行是舍我,有我就与道不相应。

为什么他有我?谁还能讲一讲?你说。

一沙弥:人有了外境就有了我。

有了外境就有了我。那什么是外境呢?

一沙弥:无明。

什么是无明?快点回答。

一沙弥:烦恼。

什么是烦恼?

一沙弥:起心动念。

所以说,你只要起心动念,一切外境都产生了。所以佛讲啊:你不知道你的心外洎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你心中之物。这种外境的产生,都是你一念心动而产生的。它本来就是幻境,是你心动所产生的外境。因为你认为有个外境。你认为有个外境,它就会产生怨恨。有了怨恨,它就会怨恨别人。也知道有了自己,再加上“我”的膨胀,就出现自己不快。这个不快和自己是同时俱生的,因外境而有。所以说,我、不快、外境都是心动的产物。

我们有时候往往就被骗了,说:“这个人不好,那人有那个毛病,那人打呼噜,那人说脏话,这个人说谎话,善恶等等。”你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善恶都是什么呢?都是你心动所产生的,都是你那个心的变化。

大家说,是不是这样?谁说一说?

一沙弥:是。那个心动产生了妄想,心又是分别的,分别对与错、好与坏。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些都是虚无的。

它这些虚无是哪来的?

一沙弥:是由分别心造成的。

分别心是哪来的?

一沙弥:是妄想造成的,是最根本的起心动念造成的。

就是说,一切外境都是起心动念。哪来的那些外境?外境不都是你自心的显现吗?所谓的外境都是你心里的毛病,善也是你的毛病,好也是你的毛病。你以为别人的境界参与到你这里了,是那样吗?我们就犯了一个极大极大的过失,就是认为外境是别人参与来的。他认为外境是别人,我是我,他是他。我们这种认识就导致了我们烦恼的产生。所以产生好和坏,那一点也不奇怪,有了我,这些变化自然要有。所以说,一切境皆因心生。

为什么我们起了嗔恨呢?因为我们的心里有了嗔恨种子在那儿搁着呢,它必然要产生嗔恨。就像一个馒头,当你饥饿的时候,觉得这个馒头非常好吃,非常欢喜,他就没有恨了。当你吃饱了的时候,不想吃的时候,这个馒头就失去了原来的吸引力。同样一个馒头,它会因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需要不同而产生种种的变化。

我们知道佛讲“诸法空相”,但我们不知道万事万法都是空相。本来就是不真实的,为什么变成真实了,那么实实在在,感觉那么真实?就因为我们心里有这种种子,并且不断地执著,变得坚固起来了,这就是坚固的妄想。

“你说什么我也不相信,你说的不是那么回事。我是太有感觉了,刚才他还跟我说话呢,他那脸我也记住了,他说话的声音我也记住了。”你不知道,他就是你,除了你没有别人,本来是诸法空相。

“不对呀,师父,一个是我,两个是我,那么多个人都是我?”就算有千千万万、恒河沙数,他也是你啊。我们就不认识这种真理,我们就认为“这小的是我,大的不是我”,所以我们的心量不敢承认。说:“我出身贫贱,我就那么点道行,所以不可能是我。”

就像一个要饭的,他有了很大的家当,他父亲告诉他:“这些财产都是你的。”“那不可能,我成天要饭,这哪是我的?”我们就是那种状态。当他不断地跟这个财主接近了以后,这个父子的天性逐渐地认识,“哦,这些财产都是我的。”这才承认,“原来这家当都是我的。”我们就像这个要饭的一样,给你家当,你并不认识。我们现在就像游子被找回家了,逐渐地和财主父亲在一起,我们慢慢地就要继承这个财产。所以说,那是我们胆小了。一胆小,就不知道诸法的真实相了,也同样产生了幻境。

禅宗有那么一句话——当下。什么叫当下?当下要认识自己,当下要承担自己。我们就差一个承担自己,说什么也不行。“这个家当不是我的,好也不是我的,你别骗我了,耍笑我。这跟开玩笑一样,这哪是我的呢?我哪有这么大的家当?我才是个凡夫,我刚学佛呀,我刚参加僧团的生活,这就是我的了?那可能都是师父的,师父给我的,他给我分出一点,都是别人的。”所以说,他就没有这种胸怀,就是不认识真理。

由于不认识真理,而追求的是什么呢?那个假我、虚妄的我,而且自己就跟自己干起来了。当听到别人打呼噜的时候,他认为是别人在打。实际上你不知道,都是你在打。当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他认为是别人说,他不知道那是自己在说,自己的那个业力在显现。这种业力显现以后,我们就产生了种种的分别,然后就起嗔恨心。他认为这个嗔恨心是别人引起来的,“你看,你不打呼噜,怎么能引起我的不快呢?你影响我修行了,我就不愉快。”

他认为不愉快是由别人引起来的,你们说这种说法对不对?你说。

一沙弥:不对。

为什么不对?快点回答,又用你的分别心,快点回答。

一沙弥:我答不出来,师父。

这平时的聪明劲就没了。你说。

一沙弥:因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一念心动产生的。

为什么这种怨恨是自己心念产生的?刚才讲了半天,它不是外境有嗔恨,谁能引起你的嗔恨?谁都不能引起你的嗔恨,是你心中早有个嗔恨种子在那搁着呢,借境而起就是了。无始劫你就种下了这个嗔恨的种子,在那搁着,只不过现在有了外境,你那个嗔恨就冒出来了。我们就认为是他给我造成的。“如果没有他,我怎么能嗔恨呢?”你就不知道那嗔恨早就在那种子识里种着,外面的只是起助缘的外境。

所谓的外境还是你自己,你的业力的前方便起来了,也就是你的助缘起来了,也就是你的依报起来了。它起来了,你就以为是别人,就可以任意地发火,任意地发泄不快。就像我们人似的,拿左手打右手,它俩就干起来了,我们就是这么不断地上当。因为不认识,所以我们就不快了。当你认识自己的外面只是个外境,也是自己,而且不快这个种子识早在那搁着呢,你早就有了知见,无始劫养成的那个知见就在那搁着。你应该马上抓住它,马上反观。

什么叫反观?知道是自己,“这是我心里那个嗔恨起来了,和人家没有关系。”外面也没人相、没我相、没众生相、没寿者相,它都没有,那都是虚妄的相。为什么那么真实?那是坚固妄想的结果。是我坚固妄想,所以才引起了这个种子识的不快。你怨谁?谁都怨不着。事情就这么真实,和世间法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够这么样去认识,那我们的嗔恨就破了。

嗔恨是靠什么?靠我们认为是因它而有,是它给我带来而生长的,它起来得需要这个条件。你只要有一念,说是外境所有,是别人给我带来的,这嗔恨马上就越来越爆发,越来越强大,最后可以把天都能撑破,甚至于“这道场我不能住了,我得走。”包括走的那个人,他也是这么看的:“这个道场不行。”他不知道,其实谁都没有,是他自己演了一出戏,气得不得了。他认为是这个影响我,那个影响我,等他心平的时候一看,根本就没有那么回事。这就是我们的错觉。

我给你们讲个例子。我在闭关的时候打七,在经行。来回走那个道啊,就是踢跞趿啷、踢跞趿啷(脚步声)……就听到门外面也有个脚步声,“踢跞趿啷、踢跞趿啷……”左一圈右一圈。一听那个声音,甚至还有点说话的声音。谁呢?外边只有亲藏。我心想:“亲藏,你说你保护我,你别上我门口保护我,你得远点躲着,你别让我听见,我正在那念咒呢。你这左一趟右一趟,踢跞趿啷、踢跞趿啷……来回走,还说话。”

后来就是怎么听怎么像,实在忍不住了,想打开门,告诉亲藏:“你远点躲着。”但还是忍住了,当火候急的时候没打开门,没上当。等觉得心里平了,差不多了,寻思打开门告诉他吧,他还在“踢跞趿啷”走呢。一打开门,一个人影也没有。

这声音是哪来的?一瞅,哦,自己在“踢跞趿啷”走,那个鞋摩擦所产生的声音,这个声音传到自己耳朵这,因为自己心里有烦恼啊,所以就变成了嗔恨,嗔恨就变成亲藏了,变成他来回“踢跞趿啷”走。实际上哪有那码事?骗局,这是我们打七时能感觉出来的骗局。

而我们现在那是感觉到实实在在的有啊,这个骗局把你骗得那么真实。我们生生世世就被这个耳朵、眼睛,眼耳鼻舌身意骗,天天被骗。骗得在六道里轮回,一圈又一圈的,成天的生气、不平。你有什么不平的?你自己跟自己生气啊?你生去吧,你把世界毁了也只毁掉你自己,你毁不了别人。

这种人在修道中最常见。修道因为静,我们做的往往都是内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毛病和习气的时候,这个东西反应特别的敏感,不是反应重,而是反应敏感,他把一点芝麻粒的事情可以当成天大的事来感觉。这时候人就会起心动念,不得了了——“这哪能呆,得了,走吧。”有的离开走出山门,“哎呀,我怎么这么糊涂,我怎么出来了呢?”只有遭罪了才知道,“哎呀,我错了。”

但他也没认识到错在哪块,根本就不知道,可能他这一生也不知道,生生世世也不知道,他永远的糊涂下去,因为他离开了能让他知道的环境。这就是可悲的地方。有时候我愿意劝他们一下,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外境就是自己。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这个嗔恨堆满了心胸,所以感觉一切都变得可恶。这就是我们众生最大的一个毛病。

佛为了调伏我们众生,教育我们众生,说了种种的法,就是令入空相。特别是《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讲得多明确。但是我们虽然会背,没有一次用的。你们说,你们谁用了?你哪次用过?有没有过体会?这个法本来应该天天用、时时用,你连一次也没用过。所以说,你能不上当吗?

好。我们讲了第二个问题:怨恨别人令自己不快。因为今天还有别的事处理,就先讲这些,大家做好笔记。

维那:礼敬和尚三拜!

礼佛一拜。

大众:阿弥陀佛!

大众: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维那:恭送和尚!

不消送。

大众:阿弥陀佛!

辽宁海城大悲寺法语

dabeisifayu

识别订阅本号

辽宁海城大悲寺法语

本号系赞叹大悲寺行持在家信众个人创立维护与寺院无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lua.com/dhlzl/1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