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每10个普通人,就有2-5个会打呼噜

——年纪越大越能打,男的比女的能打,胖的比瘦的能打

那打呼噜是病吗?

不是,打呼噜只是症状,不过这种症状可能预示着疾病

每10个打呼噜的人中,9个是生理性打鼾,1个是病理性打鼾

生理性打鼾,学名叫单纯性鼾症,除了口干,对生理上几乎没损伤,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与他人关系上

唔...说白了就是吵得别人睡不好...

而旁人这种观感,也往往反馈到打鼾者本身,造成他焦虑、压抑等

病理性打鼾,往往意味着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最常见的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慢性病,它的危害体现在全身低血氧造成的器官病变上,需要尽早治疗

这病最直接的表现是白天极度嗜睡。研究发现,该病患者发生交通意外的危险性增加了2-7倍;但若是患者能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一种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交通事故率将降低至原本的22%。此外,这病导致的长期全身器官缺氧,可以逐渐诱发加重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中风、心梗等问题

无论是生理性打呼噜还是病理性打呼噜,本质都是“气道中出现了狭窄区域,在空气通过时产生了震动”,所以他们的治疗方式其实是非常相似的——想办法解除气道的狭窄、阻塞,恢复通气、消除软组织震动打鼾

所以,接下来就要讲到医生和患者面对打呼噜这个问题的难处了:

如何权衡效果代价?

如果是严重的病理性打呼噜,比如中度、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那治疗方式选择的考虑会比较简单——因为这个疾病已经影响到身体健康了,一定程度的代价是可以接受的,患者更看重的是治疗效果,所以,在医生指导下的佩戴呼吸机、接受手术等治疗方式,一般不存在太多的争议

真正难以作出取舍的是生理性打呼噜和轻度病理性打呼噜的这一庞大群体

他们打呼噜除了吵以外,不损害生理健康,或者损害程度较轻,那这时治疗方式的“代价”就成为了非常让人头疼的选择因素:

创伤代价,痛,比如手术

行为代价,不方便,比如每晚睡前需要佩戴呼吸机、矫治器

感受代价,难受,比如佩戴设备的难受、不适感,影响睡觉等

经济代价,贵,比如呼吸机从几千到几万的价格

事实上,这也是睡眠学界相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lua.com/xedhl/9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