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为什么会打呼噜呢?

韩德民:打呼噜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传统观念里,曾认为打呼噜是“吃得饱、睡得着”,生活幸福美满的样子。而实际上,人之所以会打呼噜,是因为气道,鼻腔或是咽腔存在狭窄,随着人的一呼一吸,气流冲过狭窄部位,震动黏膜,出现打呼噜的声响。

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上气道黏膜塌陷,形成局部狭窄堵塞,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就会出现鼾声,严重时会形成局部完全堵塞,呼吸会暂时停止。

打呼噜完全不受控制,有的人从来不打呼噜,而有的人却整夜鼾声不断。打呼噜不仅影响身边人的睡眠,还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除了会制造“噪音”,打呼噜还有其他危害吗?

韩德民: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打呼噜是各种慢性疾病的“源头疾病”。

严重的打呼噜,我们也可以称为“恶性呼噜”,可以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堵塞,呼吸气流间断,影响氧气交换,引发血氧饱和度下降,临床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可在引起机体代谢性障碍的基础上,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等慢性病的患病率。

患者频繁出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引起睡眠过程中频繁的微觉醒,进而破坏睡眠结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白天嗜睡,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3.打呼噜是如何发展成“恶性”的?

韩德民:很多人打呼噜只是在偶然情况下才会出现,比如劳累、饮酒后,或者睡觉姿势有问题时。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出现的打呼噜,一般不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伤害,我们可以暂且称其为“良性呼噜”。

如果呼噜进一步发展,变得整夜鼾声不断,甚至出现呼吸暂停,那么就成为“恶性呼噜”了。

肥胖会引发打呼噜,打呼噜也会进一步加重肥胖,两者形成恶性循环。除了肥胖,一些全身性因素、年龄、心肺以及肾脏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间接引起或加重打鼾,例如妊娠、更年期、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服用安眠药等。

所谓恶性呼噜是指睡眠时长期憋气打呼噜,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性伤害。

一旦发展为“恶性呼噜”,就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不能及时治疗,长期存在,就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儿童打呼噜也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儿童打呼噜大多是因为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增生。增生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会阻塞孩子的鼻腔或上呼吸道,引起鼻塞、鼻窦炎,导致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

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会导致鼻腔气道压力异常,出现废用性萎缩,鼻腔及外形发育不良,出现颌面骨发育障碍,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不仅如此,由于患儿长期呼吸不畅,大脑缺氧缺血,还会导致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智力发育,同时还容易并发中耳炎、引起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待续)

来源:健康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lua.com/xedhl/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