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妈咪学园

并领取5元通券

专家课堂小程序

妈咪学园,让父母更出色

各位爸爸妈妈,你们家孩子每天睡够了吗?

研究表明:孩子晚上睡不好,不仅长不高,学习成绩也大受影响!别以为我在“吓唬”你,这都是有科学研究的。

去年,3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

孩子睡眠不规律,或者睡眠时长不够的话,不仅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还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进而影响学习、生活。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孩子睡觉这件事!

01

晚睡的孩子长不高

很多爸妈可能都认为,孩子身材瘦小是因为营养不良或者缺乏运动?其实答案是:错!除了遗传,睡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大于运动和饮食。

一个人的身高是高还是矮,取决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而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和5:00-7:00。

孩子在睡眠状态下,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高出很多倍,所以孩子睡眠越好,生长激素分泌越多,想要孩子长得高,就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

02

睡眠时间决定成绩好坏

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意识到了,充足的睡眠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可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其他孩子都在拼命冲刺,学到很晚,自家孩子不努力,岂不是要落于人后!

但你知道吗?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睡眠时间长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据研究分析:

睡眠时间低于8小时的,61%的成绩较差,其中考试能及格的仅占39%;

而每晚睡眠时间8-10小时的学生中,76%成绩中等,11%成绩优异。

可能有家长会说,孩子有时候写完作业就已经9点多了,预习一下,收拾收拾书包,洗个澡就已经11点了,时间根本不够用,想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太难了。

我在这里建议大家,提高课堂效率,不打疲劳战!

课上45分钟是学习最宝贵的时间,课上错过10分钟,课下1小时都补不回来。

所以上课的时候必须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会省去了很多课下复习的时间,而且做起题目也更加快速准确。

03

几点睡最好

孩子晚睡或者睡眠不规律,第二天上课就会没精打采的,一堂课下来好像在梦游。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听课效率和接受能力都很差,成绩必然会下降。

那孩子每天要睡多久才够呢?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给出了一份睡眠指南,0-18岁孩子最佳健康的睡眠时间(以一天24小时算)如下:

4—12个月婴儿

睡眠时间12—16小时(包括白天的小睡)

1—3岁儿童

睡眠时间11—14小时(包括白天的小睡)

3—5岁儿童

睡眠时间10—13小时(包括白天的小睡)

6—12岁儿童

睡眠时间9—12小时

13—18岁青少年

睡眠时间8—10小时

根据上面时间,每个孩子基因、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孩子多睡10分钟,有的孩子少睡半小时,只要上下在1小时内,都是很正常的。

我知道,现在学生的事情确实很多,晚上9点前上床睡觉不太现实,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在10点半之前睡着,看完下面这张身体作息表,你就明白了。

04

睡前别做这几件事

还有些孩子明明睡眠时间挺充足的,可为什么第二天还是一副无精打采,没睡醒的样子呢?这是因为睡眠质量不够好,要想孩子睡得好,睡前别做这5件事!

吃太饱

现在孩子睡得晚,往往是还没睡就饿了,吃夜宵也是常事,有时甚至会吃烧烤、炸鸡这类食物。

睡前吃太饱、太油腻会给胃增加负担,需要更多的血液集中到胃部帮助消化,影响大脑休息。

所以睡前两小时,最好就不要吃东西了,如果真的特别饿,可以给孩子吃一点清淡的食物,比如泡一杯燕麦或是吃一片全麦面包。

喝太多水

睡前喝点水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喝太多了,半夜就很容易被尿意憋醒,影响睡眠质量;第二天还容易眼睑浮肿,影响美观。所以,睡前还是要控制喝水的量,避免喝太多。

有时候晚餐吃得太咸,就很容易感到口渴,不自觉的就会喝很多水,爸妈们还是注意饮食,晚餐让全家人吃得清淡一点。

睡前十分钟洗澡

很多孩子都是准备睡觉了才去洗澡,要是洗了头发,还得等头发干透了才能睡,不然容易引起头疼。结果就是,澡洗好了,把困意也给洗没了。

所以,洗澡这种事就不要一直拖拖拖了,至少睡前一小时把这件事搞定,才不至于影响你的睡眠时间!

剧烈运动

孩子适当运动后,身体会感觉疲累,能有助睡眠,但剧烈运动则会让人出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其实,要想孩子准时睡觉,睡前可以陪孩子看会书,对很多孩子来说,书是最好的催眠曲。

05

宝宝打鼾正常吗

宝宝长期打鼾,不仅会影响智力,还可能“毁容”。

宝宝为什么打呼噜?

宝宝在呼吸时,气流会通过口、鼻、咽喉等部位进入气管,在此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遇到阻碍,造成气流不通畅,都会发出声响,也就是所谓的鼾声。

1.无害的情况:生理性原因

如果宝宝鼾声轻微,均匀一致,没有呼吸暂停,也不影响睡眠质量,一般不构成健康危害。

因为生理性原因产生的打鼾,一般都属于无害的情况。比如:

睡前哭闹过:哭闹后的眼泪、鼻涕和分泌物,都容易阻碍气流通过,引发鼾声。

仰卧睡姿:仰睡时舌头会往后掉,容易出现鼾声。

喉软骨软化:常见于0—6个月宝宝,嗓子总有呼噜声,一般6-12个月内会自然好转,任何药物不能加速好转过程。

婴幼儿的鼾声多半受到生理性发展的影响,三四个月大后就会逐渐改善。平时父母注意帮宝宝清洁鼻腔的分泌物即可。

2.严重的情况:病理性原因

如果宝宝睡眠中有明显的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反复惊醒、遗尿、多汗、多动等症状,就要警惕是病理性原因了。

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肿大:这是引发宝宝打鼾的主要原因,一般小孩子常常是这两个同时肥大。严重的还会表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呼吸道畸形:有些宝宝出生时上呼吸道就畸形,比如鼻中隔弯曲、鼻甲肥大、鼻孔闭锁等,导致呼吸道不顺畅,睡觉时引起“鼾声如雷”。

肥胖或其他疾病:身体肥胖或者患有哮喘、鼻窦炎、感冒、季节性过敏等疾病的宝宝,也可能因为睡眠呼吸系统紊乱而出现打鼾。

异物:当孩子鼻子里出现异物时,也可能引起打鼾。

孟女士一直以为自家娃得了鼻炎,所以即便孩子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她也没有太在意。

直到孩子睡着了突然没了呼吸,医院就诊。结果医生一检查,才发现孩子的鼻子里面竟然藏了一颗螺丝钉,随时有可能坠入气管,有窒息的危险。

打呼噜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打呼噜要比成人打呼噜危害程度更大,不信你瞧:

1.让宝宝变丑

宝宝因为呼吸不畅,就会改用嘴呼吸,而长期张口呼吸可能会让宝宝的面部发育变形,成为腺样体面容:

上唇短厚翘起、下巴前伸下垂、鼻唇沟消失、门牙突出、咬合不良……孩子常常表情呆滞,越长越难看。

科长曾看过一位宝妈的发帖,说自己闺女小时候腺样体肥大,晚上睡觉打呼噜,还经常喊憋得慌。

因为孩子年龄太小,这位宝妈不舍得给孩子做手术,就一直给孩子有一搭无一搭地吃着药。

现在孩子上小学了,却变得嘴唇往外突、还龅牙,去医院检查说是孩子患了“腺样体面容”,面部发育已经变形。

最可悲的是,医生说孩子已经错过了6岁之前的最佳治疗时机,再也恢复不了以前那漂亮的模样了!

2.让宝宝变笨

打鼾的宝宝还会因呼吸不畅、缺氧而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的会引起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智商减低。

3.让宝宝长不高

众所周知,宝宝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而打鼾的宝宝常常翻来覆去,进入不了深度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少,就容易导致身材矮小。

4.可能导致猝死

你可能觉得这有点危言耸听,但事实上,的确存在这个风险。

严重的打鼾是OSAHS的表现之一,宝宝一旦患上OSAHS,在晚上睡觉打呼噜时,可能会呼吸暂停,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就会因为过度缺氧而猝死。

5.精神状态不好

经常被自己“憋醒”宝宝,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不好,容易白天无精打采、倦怠、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变得易怒,具有攻击性或多动症。

宝宝打呼噜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出现了严重的打鼾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病因。

最好带孩子去耳鼻喉科咨询,看打鼾的原因到底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

接下来,再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1.肥胖——减肥

当宝宝因为肥胖原因而打鼾时,我们就需要帮宝宝减肥,尽量增大咽喉和舌后的空间,减少阻力。

2.姿势不对——起来重睡

仰卧睡姿容易打鼾,所以尽量让宝宝采取侧卧姿势,有助于让上方的鼻孔通气,缓解打鼾。

如果宝宝习惯了仰卧睡眠,最好选择蓬松柔软的枕头,既能保证颈部较高,头部稍低,又正好填满颈部弯曲处。

3.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如果是轻微的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让腺样体变小,改善鼻通气。

严重的话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切除扁桃体或者腺样体,一般3岁小孩即可进行手术。

4.鼻炎、鼻窦炎——药物治疗

首先是要祛除过敏原,配合口服顺尔宁、鼻喷激素等抗炎药物,缓解鼻腔阻塞,减轻打鼾症状。

5.睡眠呼吸综合征(OSAHS)——手术治疗

一旦确诊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这个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

对于不适合接受手术的孩子,或已接受手术但仍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宝宝,可尝试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即在睡觉时用鼻罩将持续的气流送入气道。

课程推荐

?孩子小小年纪就说谎,把妈咪逼疯…怎么读懂宝宝的心?

?《个睡前故事》:聪明的妈妈不讲道理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想要孩子情商高,一定要具备这6个特点!

戳下面的原文阅读,进入课程页!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lua.com/dhzlff/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