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政治试卷(全国Ⅰ卷)点评

夏俊萍陈国华车荣寿

一、试题分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政治试卷试题内容、结构平稳。试题难度较年简单。优秀的学生选择题能够得满分,主观题也应能得到40分以上。整体考生的平均得分应比去年高。

试题的整体特点可以概括为:紧贴热点,突出主干,侧重学科能力考查

以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彰显政治学科的特色。渗透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成果,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时政热点问题在平时教学中都曾涉及到。例如“一带一路”、“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等热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模拟试题的练习中多次重复出现,学生没有生疏感。其他出现热点问题还有:养老金投资、社会保障、投资、供给曲线、产能合作、基层民主自治、简政放权、民族精神等。

考题所涉及的几乎都是主干知识,形式较为传统,个别试题有开放性,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去年,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整体基本稳定,从内容上看,必修四个模块的分值比例没有变化;从形式上看,选择题减少了部分4选2的复选题型,直接选择题由一道增至3道分别是第13、14、17题。非选择题延续了年的基本格局,39题第3问仍为未加知识限定的开放性问法。

选择题情况分析如下:

(1)经济生活:4道小题,考查了商品的基本理论、养老金的投资与股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供给曲线、15题以传导路径题目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把握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2)政治生活:3道小题,考察了简政放权(权力清单)、国家机构、依法治国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涉及热点问题,考查主干知识。试题难度适中,考生得分容易。

(3)文化生活:与去年一样保持1道小题4分的分值(第19题)。考查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这一主干知识,考生较为熟悉,只要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判断难度较小。

(4)生活与哲学:4道小题,20题考查从国家智库建设考查了认识论;21题从领导人的讲话内容考查唯物辩证法;22题从和谐劳动关系素材考查唯物史观;23题以漫画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非选择题分值基本稳定:分值与去年保持一致,第38、39二题各26分。热点问题涉及“一带一路”的建设和“不良网络现象”。主干知识分别考察了《必修Ⅱ》的“当代国际社会”、《必修Ⅰ》的就业、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供给侧改革、产业发展、《必修Ⅲ》中华民族精神和《必修Ⅳ》价值观的等主干知识。考察解读信息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规范论述表达能力等。

二、备考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确定主干知识,做到彻底理解、灵活运用。

(2)特别强调对一年来时事政治的学习和把握。最好能把社会生活中的刚最新的理论和新鲜的时事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渗透。最后,在高考前一个月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认识。

(3)能力培养放在平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全部迷信教材,应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lua.com/dhlzl/6408.html